|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美国惧怕孔老夫子时刻已到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大发财 发表于 2014-10-11 10:55:17
138 3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10-11 10:55 编辑

过去半个月已有两所美国大学宣布关闭孔子学院。中国65周年国庆当日,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局通过投票决定关闭孔子学院。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中国软实力构建在外受挫,孔子学院不但未能提升中国形象,反而起到了反效果。部分美国舆论甚至期待关闭孔子学院能够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臆想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都能效仿。

抵制孔子学院的声音自2009年以来就不绝于耳,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欧洲、非洲以及亚洲国家对孔子学院并未出现集中抵制潮。在美国和加拿大学界多年的舆论宣传后,一些美国高等学府酝酿或已宣布终止合作合同,足以凸显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瓶颈。

美教授一纸檄文引震荡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宣布中止同孔子学院的合作之前,一篇《经济学人》的文章曾引起美欧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篇题为《孔子曰》(Confucius says)的文章说,孔子学院在美国招致的批评声越来越多。一些美国人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教育部下属“汉办”资助的,因此属于中共的宣传机构,旨在传播中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违背美国的学术自由。另一篇题为《大转变》(About-face)的文章直言,中国在外推广软实力的努力在美国受挫,反对孔子学院的人高呼中止该学院的合作是学术自由的一大胜利。《华尔街日报》10月2日称,两所美国大学不满孔子学院无法教授技能,也拒绝接受一些中国历史负面内容的篇章。


“孔夫子”是不是中共的宣传机器?

在《经济学人》之前,芝加哥大学一名教授的“一纸檄文”引发美国学界对孔子学院的集中声讨。2013年10月末,该大学教授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在《国家》(Nation)杂志上发表长文,列举了自己及其同僚对孔子学院设置的不满,认为中共借“汉办”操控了芝大孔子学院大部分权力,比如课程设置、教师聘用、资格审查、教学及研究计划经费等等。汉办挑选的教师更是故意回避台湾、西藏和人权等政治敏感议题。萨林斯还指出孔子学院以政治敏感为由干预学术的几个例子:如2009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因孔子学院反对而取消达赖喇嘛的访问;2013年雪梨大学因孔子学院反对而一度考虑取消达赖喇嘛的访问;滑铁卢大学的孔子学院动员学生声援中国镇压西藏抗暴;2014年蒙大拿州大学一教授写信号召全球孔子学院纪念“六四”25周年最终遭拒等等。

之后,这篇讨伐孔子学院的美国“檄文”就成了美加学术界及媒体报道时常引述的素材。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和加拿大大学教师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引用萨林斯这篇文章,呼吁大学捍卫学术自由,中止或重新谈判孔子学院项目的协议。其中,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一下属委员会声明称,通过允许中国政府在孔子学院内部制定学术人员招聘和监管原则、设计课程,以及限制可讨论内容的范围,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牺牲了自己机构和员工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针对美国高校宣布关闭孔子学院,中国外交部9月29日回应称,美国所有孔子学院都是应美国大学的自愿申请,由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大学与美国各大学经友好协商订立正式协议而设立的,孔子学院是根据美方自愿申请提供教师教材等支持和帮助,从来没有强加于人,也不可能对大学的学术自由、诚信构成威胁。

营造中国“软威胁”

如果是西方读者看这些有关孔子学院即将关闭的报道,一种“惧华”(China fear)心态可能会油然而生。这和美欧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模式是相关的。首先,“北京”和“汉办”这两个字眼,在美国人眼中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美国教授谈及孔子学院时都会追根溯源将其同某位中共高层官员联系起来,直接在美国读者或汉文化和语言学子脑海中营造一种被外国政府操纵的印象。其次,美欧媒体偏重报道反对孔子学院的声音或有关孔子学院的负面消息。有关孔子学院及其受教学生的正面新闻大多不涉及。再次,美国的学界和政界历来是模糊不清的,好多离任官员都会选择在大学任教。学界反对孔子学院的声音难免会引起政客的随声附和。所以部分美国教授对孔子学院的判断本身就是“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的。在反对孔子学院声音很大的加拿大,甚至有政府情报界人士为加学界提供所谓的情报,把孔子学院称为北京的“特洛伊木马”。

孔子学院有助于改善中国在美国读者眼中的国家印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短期内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毕竟它只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一个元素而已。但是,美国媒体现已将其包装成为“中国威胁”的一个元素。这和它们继续通过“人权、政治体制以及周边强硬政策”塑造中国坏形象的步调相一致。而且,这种“中国威胁”的新元素很容易被美国读者接受,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媒体舆论的误导。这种舆论误导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对华贸易逆差和近来的中国网络黑客威胁等。

美国“双重标准”

这种“软威胁”其实反映了美国人在看待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时的狭隘心理和极度不自信。

美国等西方国家几十年来通过好莱坞、教会等途径向中国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却不允许中国通过孔子学院向它们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美国学界部分人所关注的“孔院违背学术自由”是指它未能教授“技能”,未能接受“负面历史”,比如“文革”、“六四”以及西藏问题等。孔子学院课程设置广泛,但这些人唯独看准这两个问题,若不然就会一棒子把孔院体制打死。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孔子学院政治化的不满是狭隘的。


孔院文化是中国软实力构建的重要元素

孔子学院在中共进行软实力构建初衷来看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机构,从中共领导人讲话和到访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政治元素。所以,西方不满其政治色彩不足为怪。殊不知,在西方,也有很多和孔子学院一样充满政治色彩的文化交流机构,比如,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çaise)以及歌德学院(Goethe-Institu)等,它们都是在各自政府统筹协调下发展起来的,都带有各自国家的浓厚意识形态。这些政府扶持下的机构在过去几十年(有些甚至是上百年)巧妙在东方进行了文化和思想渗透。

1901年,美国政府(国会)裁定退回给中国部分“庚子赔款”时,就是为了在美国培养中国留学生。美国政府当时这一决定当中的部分费用促成了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的建立。190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Edmund James)在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因此取回最大收获”、“使用那从知识上和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是控制中国发展的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

由此可见,当时美国在中国帮助建学堂本身就带有政治目的。现在轮到孔子学院走向美国传播东方文化,美国人就倍感不适,尤其是美国国会议员和国务院近年对孔子学院运作手法多有指摘。而且,奥巴马政府能够派十万人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而却容不下中国人去美国帮助传授语言和文化。这足以显示出这些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不自信。

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各国文化是平等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也注重文化宽容和学术自由,但这里的前提是“美国文化”在他国的宽容和自由,而非对中国文化在美国的宽容与自由。这有点像美国的在文化领域的“种族歧视”,可以看出在对待文化融合方面,美国同样持双重标准。

文化和意识形态在广义上讲是彼此相关的,它们帮助美国建立了反映其价值观的世界秩序,但是美国应用这种软实力时实际上就是硬实力的表现,是强取豪夺。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政治推广甚至在中东和拉美推翻了一些国家政权。虽然《经济学人》等媒体评论认为,中国的软实力投入所得的政治红利还不够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投入是有一定的战略效益的。2013年2月,北京公布《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声称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要扩张到500家,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球布局。作为重塑当前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国在推进海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写“国强必霸”规律,以经济互惠为基础,连同他国的人文社会与思想交流,以此构建有助于消除国家间矛盾的软实力格局。这是中国未来的挑战,也是美国必将面对的趋势。如果过度纠结于孔子学院的政治色彩,美国人(尤其是精英阶层)就不会明白“和而不同”和“以和为贵”之儒学精神,更不会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duowei)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二十年夢一場 发表于 2014-10-11 11:51:33
谁惧怕你孔老夫子?你上课教的都是什么?教什么儒家文化了?西方要求学术自由,你上课不让老师提西藏新疆台湾问题,也不让学生说,和他们自由是相悖的。而且你大力发展孔子学院,你拿什么发展的?哪来的钱?洋人入学要学费么?打着孔子的旗号跑外国来洗脑来了,有几个正经的洋人喜欢来混吃混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新店溪 发表于 2014-10-11 12:21:21
转贴不值五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catfelix 发表于 2014-10-11 18:0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