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台媒:台湾人哈日莫沦为媚日 防日不等于仇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大发财 发表于 2014-8-8 11:35:41
249 1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8-8 11:35 编辑

台湾《中国时报》8日文章,作者为台湾淡江大学副教授林金源,原题《哈日莫沦为媚日 防日不等于仇日》,全文摘编如下:

7月27日台湾各媒体出现如下突兀画面:台北市观传局长孙廷龙与一群穿着日本“浴衣”男女,聚在台北城隍庙前合影。他们手拿“御守”,请求月下老人加持,盼早觅有缘人。“御守”乃祭拜神社后求来的平安符,是日本“神道教”教义的一环。不知穿着“浴衣”男女,是否向城隍爷与月老解释清楚,否则两位中国籍神仙如何为他们加持?

原来台北市政府结合台北地下街,于7月26日举办“大稻埕散策.月老御守祈福”踩街活动,召集一群穿“浴衣”男女,踩街拜月老,为将在七夕情人节揭幕的“大稻埕音乐烟火节”暖身。“浴衣”有二意:古时日人沐浴穿的衣服;现代则指夏天日式单衣。和服是日式衣服泛称,浴衣是和服的一种。大稻埕“散策”就是大稻埕漫游、散步的日式表达。首先不解:台北市政府为何理所当然认定民众都懂这些日文词汇?我们更不解选在七夕揭幕的烟火节,为何不见漫游的牛郎织女,却有一群“散策”的“浴衣”、“御守”?难道七夕民俗来自日本?还是台湾人必须回到“日据”,再度化身日本人才能快乐过节?

台北市政府借由节庆,带动商机,用心良苦,值得嘉许。但人活着不只为面包,还需有尊严。何况促进观光,“哈日、媚日”并非唯一之途。台北市政府偏爱日风,好像不“哈日”活动就办不下去。

去年台北市政府大力宣导6月17日是北投公园百岁生日,此日却是日本据台的“始政纪念日”。当天活动还邀化装者上台“同乐”,包括穿和服的观传局长赵心屏、握手言欢的孙中山与裕仁太子、着军服的日本神风特攻队员,和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夜穿和服的台湾风月小姐。参与装扮游行者可拿餐点,集满摊位印章者可换“御守”。莫非台北市政府眼中只有认同错乱的文创,以及现金收入的观光,(台湾人或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与尊严,都不值一顾?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郝龙斌市长说今年8月2日除了是七夕,也是台北建城130周年,所以烟火设计特别加入台北古城门意象。

130年前,台北所以建城,肇因于日本图我日亟,清政府不能不加紧建设以防外敌。果不其然,建城10年后,日军侵门踏户,屠杀超过当时百分之一的台湾人口(根据日本总督府记载),并展开50年的殖民统治。凡稍具尊严的民族,都不会在短短百年间,完全淡忘历史教训,不设心防的接纳侵略者的文化、习俗与观念。何况当年侵略者至今仍未道歉赔偿,仍占据原属台湾的钓鱼岛,仍挑拨离间海峡两岸。

媚日哈日心态遍全台,台北市观传局只是其一。去年3月31日新竹火车站庆祝落成百年,仪式之一就是穿和服的女学生,在青天白日旗下合照。年轻的笑容,丝毫不觉此画面之荒谬。正如她们可能不知道:犹太人绝不会笑穿德军军服,述说自己的历史。

三峡老街清代本为染布业与樟脑业盛地,乙未割台后,此地因激烈抗日遭日军焚烧殆尽。“日据”中期后,三峡才又兴起。2007年2月10日老街整修完毕,主办单位竟找来一群年轻人,穿着日本服装重现日据时代“风采”。当时一位有识之士当众痛骂这群青年,可惜孩子们一脸茫然,不知打工赚钱哪里有错。

“哈日、媚日”并不足以描述台湾人国格错乱的全貌。2004年“独派”团体举办“发现美丽岛”活动,台教会长王涂发和台湾小姐陈思羽,穿着欧洲宫廷服饰,带领民众从海上远眺台湾,体验葡萄牙人发现美丽岛的“惊喜”。“台独”人士宁做假洋人,就是要凸显宝岛历史的“多元性”,葡、荷、西、日都有,藉此淡化台湾的中国色彩,切断两岸历史连结。

“哈日”就如哈韩,有那么严重吗?年轻人会问。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反中”、“台独”的意识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卸下心防、哈日、媚日,就是缔造罗马的第一块砖。刻意以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压抑台湾文化的中国要素,则是支撑罗马城的第一支梁。

“哈日”无罪,但“哈日”不能沦为“媚日”。台湾人不必仇日,但不能不防日,更不能不防“独派”勾结日本,瓦解台湾人的国族认同与尊严。(环球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stfz 发表于 2014-8-8 11:3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