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官谣”是消解政府公信力的杀伤性武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angben168 发表于 2013-9-2 09:19:56
60 0
本帖最后由 yangben168 于 2013-9-2 09:20 编辑

先讲一个典故:战国时,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担心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柱,并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商鞅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腰圆的小伙子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去把城门那木头搬走,要是官府赏钱,就说明他们还讲信用,往后咱们就听他们的;如果不赏,就说明他们是愚弄百姓。他们往后说得再好,我们也不信他们那一套了。"说罢来到城门前把那根木头搬走了。商鞅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上下。商鞅随后推行的变法也获得了广泛支持。


我们之所以不嫌啰嗦地复述一遍这个典故,为的就是想说明政府公信力的来之不易。但这来之不易的公信力往往也非常脆弱,往往很容易就会消解在某些部门、某些官员朝令夕改或前后不一的言行中。譬如,最近流行的种种“官谣”就是消解政府公信力的杀伤性武器。


最近,海口市琼山区有关部门在南渡江22家污染餐饮店究竟是否拆除,何时拆除的问题上的种种说法便被媒体质疑为“官谣”。


据人民网海南视窗报道,今年7月30日,海口市琼山区政府落实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批示精神,作出对海口南渡江西岸22家污染餐饮店限期自行拆除,逾期将在8月底强拆的决定,此举迅速赢得各界盛赞。然而时隔一日,琼山区“五大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在回应海南省内某报采访时,第一次改口将拆除的污染排档数量由22家,减少至4家,一时间各界强烈质疑琼山区政府“变脸”太快。


8月5日,在经历了数天媒体对区政府“治污不搞一刀切”的质疑后,琼山区政府“五大办”第二次改口称,22家污染排档将在年底前分批、分期拆除,首批4家在8月底拆除。然而,9月1日,首批拆除的4家均未拆除,其中3家正常营业。当天,曾豪言“拆除首批4家污染排档将打响南渡江治污第一炮”的琼山区“五大办”负责人第三次改口,解释称,由于一些调查、安置工作还未做好,全部22家污染排档都将在年底前拆除。


我们不知道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琼山区政府“五大办”还是否会有第四次改口,第五次改口,乃至第N次改口的后续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已经在这一次次的说法变化中一点点被消解于无形。

我们还不知道的是,琼山区政府“五大办”为什么要在南渡江22家污染排档拆除期限问题上接二连三地变换说法,这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奇怪的力量在主导?“前定后否”的一再变化中,政府部门又究竟有什么样难以言说的“苦衷”?


这几年,因为一些部门的“习惯性隐瞒”、“习惯性推拖”、“习惯性说谎”,民众中也产生了“习惯性怀疑”、“习惯性疑官”,什么都要怀疑,尤其是对官员的回应更是不信。追根溯源,民众的这个“习惯性”,其实是被一些部门官员的失信“培养”出来的。我们认为,公信力的打造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公信力的丧失却往往在顷刻之间。而重塑政府公信力的唯一途径,就是需要某些“习惯性隐瞒”、“习惯性推拖”、“习惯性说谎”真正树立起公开、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在第一时间将本应公开并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及时公开,甚至可以邀请公众参与和见证政府的决策过程,这样才能够让“官谣”不再和政府如影随形。(人民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