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被调成“震动”了?
有学者认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9.0级地震拉开了2004-2018年全球强震的序幕,无论这样的预测是否准确,认识全球地震带及其分布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地震在全球大环境下的位置以及与世界地震发生的互动。
穿过地球岩石传播的地震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是常见的声波、无线电波或光波所没有的。然而正是地震波携带着沿途地质和构造变化的信息,地震学者从日益灵敏的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图像中提取信息,并根据这种地震波图确定地震的震级、震源和震中的位置,当然,它需要一定数量来自不同位置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资料。
一次8.5级的特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座100万千瓦的电厂10年发电量的总和。在1900年以来世界10次强度最大的地震中,排名第十位的1923年苏联堪察加地震就是8.5级,做个形象的比较,位于甘肃的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它要工作7到8年才能抵上1923年堪察加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
据地震仪的记录统计,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仅为5万多次,那些造成破坏性较大的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几次,而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1次左右。可见地震越大,发生的机会就越少,地震增加一级,地震发生的机会约少十分之九。
全球地震高发区到底在哪里?它们的分布和发生周期是否有规律可寻?人类研究这一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又有什么新突破?
占据全球地震总能量95%的两条地震带
尽管有些书上标示世界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地震带,中国地震局研究员何永年认为大洋海岭地震带根本没法和前两条地震带相比,因为前两条地震带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已占去全球地震总能量的95%。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东岸由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湾一带、墨西哥-中美诸国,直至南美洲的智利;西岸包括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菲律宾、西南太平洋诸岛,直至新西兰,全长约35000多公里。其中以日本、堪察加半岛和智利一带最为强烈,这里不仅集中了大量浅源地震,而且中源、深源地震也很活跃。这条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80%,单是日本一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总能量的10%。
在这条带上,特别是它的西侧,有一系列的岛弧,以日本列岛中的本州岛到马里亚纳群岛之间最为典型。岛弧的外侧紧邻着一条深度8500米以上的海沟,其中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甚至达到11034米。南美安第斯山脉紧贴着智利海沟,它们之间的高差达到14000米,这个相对高差之大,清楚地说明了这些地区是地壳比较活跃和脆弱的地方,因此也是易于发生地震的地方。
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就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震级高达9.5级,并且1个月内发生2次大于8级的,10多次大于7级的地震。巨大的地震不但使得6座火山再次喷发,而且形成了3座新火山,把智利国土面貌都改变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持续了7天的主震发生前,已经频繁出现了一些小地震,当地居民多有准备,地震波一到,居民纷纷跑上大街,死亡人数至今没有得到很准确的统计,估计有6000人左右。这次地震波及面甚广,它引发的海啸翻江倒海,巨浪以850公里的时速横扫太平洋,连相距遥远的夏威夷、日本都被长驱直入的巨浪掀得人仰马翻:夏威夷死亡56人;日本死亡138人,比日本本土发生一次中强地震死亡人数还要多。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纳斯卡板块俯冲插入南美板块是造成智利大地震的原因。
地球上另一条重量级的地震带就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它西端起自大西洋东岸的亚速尔群岛,和大西洋海岭相连,东端止于缅甸,往南在印度尼西亚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全长两万多公里。这条地震带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为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所盘踞,自西而东,由阿尔卑斯山至巴尔干半岛,直到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南北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峦,再往东,就是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带是地球上地质年代最年轻的高山地带和地球扁率急剧变化的地带。许多特大地震就发生在北纬40°-45°之间。
海岭是大洋洋底的山脉,突起于洋底之上1-3公里,它北起北冰洋,南达南纬40多度,曲折似S形,几乎将大西洋分成两半,因此名为大西洋中脊。这条带的地震都发生在海岭的顶部,多数属于小震。
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家园恰好不在这三条地震带上,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也错了。地球上有些地震就是发生在比较稳定的地块上的,譬如在亚洲中部,我国华北地区1966年到1976年发生的一些大地震就属于这类情况。为什么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