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ben168 于 2013-2-22 08:37 编辑
近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1月,国内车市喜迎开门红,数据显示,当月国内汽车生产196.45万辆,环比增长10.06%,同比增长51.17%;销售更是达到203.45万辆,环比增长12.41%,同比增长46.38%,创历史新高。 乘用车是增长的主要拉动力,1月,乘用车生产162.12万辆,环比增长12.40%,同比增长53.88%;销售172.55万辆,环比增长17.95%,同比增长48.68%。不过,商用车的销售环比出现了下滑,商用车生产34.33万辆,环比增长0.21%,同比增长39.58%;销售30.90万辆,环比下降10.97%,同比增长34.75%。 1月,多数品牌都实现了产销同比增长,自主品牌更是全线飘红。从整体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当月共销售74.73万辆,环比增长8.53%,同比增长53.0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1%,占有率比上月下降3.7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1.2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35.82万辆,环比增长3.88%,同比增长65.1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17%,占有率比上月下降4.3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2.97个百分点。
其中,吉利汽车当月销售63532辆,比上月增长约7%,比2012年同期增长约67%,旗下两款SUV英伦SX7及全球鹰GX7共销售7306辆,创历史最佳纪录。
比亚迪的势头也比较强劲,1月共销售5.5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5.2%。奇瑞汽车出现了反弹,全球销量达60900辆,同比增长54.4%,其中国内市场销量达50844辆,同比增长84.1%。增长最快的是长安汽车自主品牌,1月销售了4.1万辆,同比增长163.2%。
与此同时,多数日系品牌实现了止跌回升,丰田、本田、日产等主流车企的平均同比增幅都超过两位数。1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4.72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东风本田销售2.46万辆,同比增长20%,广汽本田销售2.26万辆,同比增长24%。
1月,日产汽车在国内的销量为11.57万辆,同比增长22.2%。丰田汽车旗下各品牌车型在华销量达72500辆,比去年同期的58700辆增长23.5%。只有马自达尚未回暖。当月马自达旗下各品牌在华销量为19068辆,同比下降16.1%。其中一汽马自达销售14004辆,同比减少7%;长安马自达销售5064辆,同比减少34.1%。
美系车保持了增长势头。上海通用汽车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品牌当月共销售16.14万辆,同比增长26.7%。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15.39万辆,同比增长为11%。福特在华销售汽车61475辆,同比增长98%。其中,福克斯销售了33632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倍。
韩系车和德系车的增长势头最快。1月,现代起亚在华销售了16.3万辆,同比增长66.4%。其中,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分别为107888辆和55202辆。德系车当月共销售32.80万辆,环比增长56.06%,同比增长69.6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01%,占有率比上月增长4.6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2.3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大众销售14.2万辆,同比增长29%。一汽大众奥迪销售3.74万辆,同比增长38.5%。
法系车也实现了快速增长。1月,神龙汽车月销量首次跨上5万辆新台阶。其中,东风雪铁龙销售27030辆,同比增长58.8%;东风标致27388辆,同比增长58.14%。其中,东风雪铁龙C4L、东风标致3008两款新车1月分别实现销售4355辆和5196辆。
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吉利、神龙、奇瑞、比亚迪和长安福特,分别销售14.20万辆、13.43万辆、13.22万辆、8.37万辆、6.62万辆、5.51万辆、4.92万辆、4.61万辆、4.54万辆和4.37万辆。
1月车市全线飘红,是否意味着2013年车市一帆风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1月车市开门红源于临近春节,消费市场进一步释放。此外,本月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出5天,也助推了销量提升,但仅凭1月车市很难判断全年走势。
多数车企的年度目标都超过10%。例如东风雪铁龙、北京现代的销量增长率分别为17.5%、16%,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标致的销量增速均在10%左右。吉利、长城、比亚迪拟定的销量增长为16%、12%以及9.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3年将销售2000万辆,增幅3.5%。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927万辆和1931万辆,同比增长4.6%和4.3%。
2013年,车市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限牌政策继续推行、排污费及交通拥堵费的开征、节能减排标准的进一步提升、油价高企等。尤其是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将助推排放法规升级,从而影响车市走向,加速车企两极分化。
不过,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及“收入倍增”计划,也将提升三四线市场的消费力。自主品牌将迎来新的机会。公务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政策,也将为自主品牌带来新一轮利好。(中青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