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最近看了很火的电视剧《小别离》,为了逃离国内巨大的升学压力,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被父母送来国外深造修炼,殊不知国外教育也是马虎不得。那么对于中国留学生,外国教授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语言关是难题 语言是沟通的基本要求。很多教授表示,国际学生人数中超过一半是中国学生。但是,这些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都不过关。 为什么达到了国外录取的语言要求,又处在英语环境中,中国留学生英文水平仍然是难题呢? 多方分析认为,出国读书非常盛行,很多中国学生勉强通过托福、雅思等语言测试,但并不意味着能在生活中娴熟应用英语。大多数人掌握的都是“哑巴英语”,亦或是“应试英语”,真正使用的时候,并不能流利自如的表达。如果出国后只埋头啃书本,或只在中国学生圈子内交际,不积极和其他老师同学交流,英语水平并不会进步。
只会埋头做学术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谈到,很多中国学生从小养成了很强的竞争意识,普林斯顿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学校,对最终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说,与其说已经攀登到了金字塔尖,不如说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 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进来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上来,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很迷茫。还有,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孤单。 这种现象在理工科的留学生里比较多,很多同学很少出去参加其他交流活动,生活的圈子和范围太窄,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实验室、住处和超市,这样就很少有了解别人的机会,也很少有给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很多这样的学生就造成了“实验室机器人”的印象。
不够踊跃积极 国外课堂充满讨论、辩论和自由提问。教授们鼓励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阅读材料自由提问、深入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前人的观点。但中国学生除了语言制约,和腼腆的原因,也不是很习惯在没想清楚就说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使得很多外国教授认为中国学生不喜欢和老师沟通,据网易新闻报道,多位外国教授在关于给中国学生建议的问卷中指出,中国学生在课上需要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坐在那里听。 亚利桑那大学的Levin教说在答卷中抱怨, “不论我怎么鼓励我的中国学生,他们就是不说话!。在我的课上,最安静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国学生。他们不说话,我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听懂了我讲的内容。” 伯克利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Gomez反馈说,“我的中国学生只有在得了低分后才找我沟通。其实,他们应该早点来跟我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得高分。我真的不太理解,他们似乎很少在课外与教授们接触,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更好地进行沟通啊。”
礼仪之邦少些礼貌 令人惊奇的还有,很多外国教授对很多中国学生的印象是没有礼貌。 据北京《新京报》报道,一位美国教授称,有位刚刚入学的中国留学生申请加入她的研究团队,约见了几次面,次次迟到,而且从来不说“谢谢”,也从来不说“对不起”。她认为这和个人性格无关。 这一点很多在外国生活过的人其实都有体会。在国外生活,无论讲什么语言,“对不起”和“谢谢”是需要时时挂在嘴边的。 但是,如今很多中国年轻人对此的解释很有代表性,那就是动辄对人说“谢谢”或“对不起”会显得“虚伪”。有分析认为,中国虽然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但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社会,似乎很少有人觉得没礼貌是个多大的问题。反而彬彬有礼的人时常面临“虚情假意”、“外交辞令”的批评。 这一点跟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不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