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标题: 广州警匪枪战:民警让出防弹衣 身中三枪 重伤入院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大发财    时间: 2014-9-19 16:37
标题: 广州警匪枪战:民警让出防弹衣 身中三枪 重伤入院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9-19 16:37 编辑

9月16日,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传来的激烈枪响划破了沉寂夜幕。当晚穷凶极恶的毒匪最终倒在民警的枪口下,制毒工场被摧毁,40余公斤毒品冰毒被缴获。民警林云在事发前将防弹衣让给协助破案的开锁匠谭飞龙,但是谭飞龙在枪战中仍然不幸中枪身亡。谭飞龙生前曾多次协助警方破案。

事发前已深挖锁定毒贩

昨天,广州警方向京华时报记者介绍了案情。近期,荔湾警方在某KTV抓获陈某等涉毒嫌疑人,随后在天河区查获了一批制毒工具,收缴冰毒3300克。办案民警接着深挖出犯罪嫌疑人黄某(绰号“捞哥”)与他人一起制毒的线索。

经过侦查,9月16日13时许,林云和另外8名办案民警找到涉毒案主犯黄某藏匿的海珠区南田路一栋居民楼,目标人就锁定在楼内。

警方称,黄某是一名毒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林云和办案民警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决定进入楼内充分分析地形等情况后再决定采用哪套方案实施抓捕。但由于小楼为自建住宅,居民不多,民警耐心等候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办法打开大楼门禁进入楼道。

热心群众谭飞龙赶来帮忙

时间流逝歹徒随时可能听到风声逃窜,办案民警便联系经常协助警方工作的热心群众谭飞龙前来帮忙。17时许,谭飞龙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在谭飞龙的帮助下,民警一行顺利进入居民楼。

民警向谭飞龙表示感谢的同时劝说谭飞龙回去,“这里危险”,林云说。此时谭飞龙笑着回应称,“等会儿吧,也许还有用得着的地方。”随后带队的领导进行任务分工,对这栋民房实施侦察布控,林云主动请缨要侦察犯罪嫌疑人所在楼层,抢着承担了最危险的工作。

此时开锁出身的谭飞龙也主动提出,“让我去帮你们看看门和锁类型,给你们点建议吧”,随即跟随林云上楼。

民警脱防弹衣给群众 群众仍中枪身亡

警方介绍,林云脱下防弹衣套在谭飞龙身上,说“这里危险,你把这个穿上”。谭飞龙俯下身子仔细观察门锁,林云紧握手枪在旁警戒。此时,“砰—砰—砰”连续的枪声响起,嫌疑人黄某手持枪支突然开门向外连开数枪,企图夺路而逃。

“生死之间,林云下意识用身体堵住门口,用力推了一把谭飞龙,提醒他快速撤离”。刹那间,林云左手动脉中枪,腹部也被击中2枪,血流如注。谭飞龙也中枪倒在血泊中。警方告诉记者,谭飞龙背部中枪,防弹衣被子弹击穿。


谭飞龙(倒地者)被枪击之后(现场群众供图)

嫌疑人黄某边射击边往外逃窜,楼内上下的民警同时开火,将黄某压制退回屋内。随后,受伤的林云和谭飞龙被送往医院。黄某退回屋内后点燃物品与警方对峙。当晚24时许,现场明火被扑灭,特警强攻破门入屋,黄某被警方当场击毙。

谭飞龙经抢救两个半小时,仍未能恢复呼吸和心跳,被宣布死亡。林云所中3枪均为贯穿伤,暂无生命危险。

为何谭龙飞穿防弹衣仍中枪身亡

为何身穿防弹衣,但谭飞龙仍被枪击致死?

一知情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检查了谭飞龙的枪伤时发现,枪弹的威力惊人,竟将防弹衣完全击穿。推测毒贩的枪支是经过改装的,并使用了实心的弹头,这才打穿了装有钢板的防弹衣。

牺牲群众曾多次协助警方破案

53岁的谭飞龙是广东顺德人,在荔湾区芳村经营一家五金店,多年来凭借一手娴熟的专业技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能人”。

据荔湾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夏福贤介绍,谭飞龙是公安机关破案的“好帮手”。碰到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或是收集相关物证材料遇到困难时,民警都会首先想到谭飞龙。而谭飞龙一接到民警的电话都会义无反顾赶赴现场,竭尽全力发挥其专业技能,及时协助民警解决一些侦查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民警得以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从中破获一批刑事、治安案件。

今年8月15日凌晨2时许,荔湾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和桥中派出所根据线索,在桥中河沙东街捣毁一个赌博窝点,当场抓获十几名涉赌人员。在此期间,谭飞龙充分利用其专业技能,积极到场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确保抓捕工作顺利开展。

去年6月21日,荔湾区公安分局打掉一个以陈某为首、长期盘踞在芳村地区的特大黑社会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依法逮捕51人。在案件侦查期间,谭飞龙根据办案民警的需要,多次热心到场协助公安机关提取相关物证,对案件的顺利侦破发挥了关键作用。(观察者)

作者: catfelix    时间: 2014-9-19 20:03





欢迎光临 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http://ded2079.smartservers.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