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标题:
CIA公布卫星照片:民兵或误击马航MH17 无证据显示与俄有关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大发财
时间:
2014-7-24 10:10
标题:
CIA公布卫星照片:民兵或误击马航MH17 无证据显示与俄有关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7-24 10:10 编辑
据俄媒体23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代表就马航MH-17在乌克兰上空坠毁事件在华盛顿召开封闭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马航班机遭击与俄罗斯军援乌克兰民间武装的卫星照片,并通过辨识民间武装领袖对话真实性之后初步确定,马航MH17悲剧事件由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所为。据美中情局消息,飞机是在民兵管辖范围内被击落的,很可能是错误所致。但美中情局无法证实俄罗斯力量参与了此次事件。与此同时,美国称俄罗斯国防部提供的关于事故的信息“站不住脚”,但却没有提供证据文件本身。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22日接受美国CNN采访时吐露真言:美国其实没发现俄罗斯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乌克兰坠毁之间有直接联系。但罗兹仍说:“我们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罗斯政府负有责任,因为他们向分离分子提供了支持、武器和训练,并帮助造成了乌克兰东部的动荡局面。”
1.jpg
(51.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7-24 10:09 上传
美国公布马航MH17坠机相关卫星照片
美国中央情报局22日首次向媒体公布了自己关于马航坠毁的分析。新闻发布会是在非公开状态下进行的,记者可以使用所得信息,但禁止将它们发给个人。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DNI)办公室所提供了马航MH-17班机飞行路径、SA-11山毛榉导弹发射与爆炸地点和客机残骸坠落区域等卫星照片与高度敏感的情报信息,反驳俄罗斯官方与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否认击落马航的辩词。
CIA与美情报机构连日分析山毛榉导弹路径、机身残骸上的导弹爆裂碎片痕迹、乌东民兵声音辨识与大量现场及社交媒体照片等信息,确定马航悲剧是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所为。
俄媒称,没有代表出席新闻发布会的美国和欧洲新闻媒体机构发布消息,描述了如下画面:美国确信客机是被来自民兵控制区域的“山毛榉”地对空导弹击落的。至于是谁击落的,美国不知情,但更倾向于是民兵的“错误”所为。美国资料显示,民兵早前击落了12架乌克兰政府军飞机。
新闻发布会过程中美中情局代表承认,没有证据显示俄罗斯参与了此次飞机坠毁事件,称美国没有证据证明俄罗斯人在发射地或者地对空导弹的操作人员在俄罗斯接受过培训。Associated Press 反驳一美中情局人员的话称:“我们不知道按下(导弹系统)按钮人的名字,我们不知道他的身份,我们甚至不能100%确认他的国籍。”
与此同时,美中情局代表表示,俄罗斯为乌克兰上空惨剧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们指责俄罗斯为民兵提供包括防空系统和坦克在内的武器。另据发布会一主持人的话称,在MH-17发生事故前,美国不知道民兵拥有“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
2.jpg
(35.3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7-24 10:09 上传
俄制“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
美中情局代表称俄罗斯提供的有关7月17日事件的军事数据“站不住脚”。此前俄罗斯国防部在周一提供了利于证实马航MH-17可能是被乌克兰政府击落的证据。作为证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一组7月14日至18日期间从太空某地拍摄的照片,这个位置正是乌克兰地对空导弹系统的所在地。
与此同时,美中情局官员拒绝向记者提供能证实他们结论的文件证据。按他们的话说,美中情局是在社交网站截获的卫星照片基础上得出结论的。
CIA与情报机构联合向美国媒体说明情报信息,资深情报官员说,美方已排除乌克兰军队涉案的可能,因为乌克兰没有高度可达到马航客机约1万米高空的防空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提供的卫星解析照片显示,俄方虽承诺自乌克兰撤军,但仍持续在边境扩大军备,并掩饰武器流入乌东的痕迹。美方官员说,俄罗斯还调动旧式与未服役的坦克,因为新装备将凸显俄罗斯实际军援乌克兰民间武装。
至于乌克兰当局情报机构取得的民间武装在事件前后对话的真实性,美国情报官员表示,经比对后,“顿涅茨克共和国”国防部长斯特雷科夫在马航坠落后自称打下运输机的谈话都是真的。
此外,美国情报人员通过照片比对机壳上的爆裂物撞击损害痕迹,初步结果与“山毛榉”导弹爆裂后碎片的撞痕吻合。(观察者)
作者:
stfz
时间:
2014-7-24 13:05
欢迎光临 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http://ded2079.smartservers.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