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标题:
我的后半生酸甜苦辣的澳洲移民生活及其他
[打印本页]
作者:
爱与希望
时间:
2014-2-15 23:15
标题:
我的后半生酸甜苦辣的澳洲移民生活及其他
未来属于那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
—— 纳尔逊·曼德拉
人生来都有梦想,梦想可能延续一生。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的婴儿一直到暮年垂首、白发苍苍的老者,无一例外。梦想是美妙的,也是虚无缥缈的;梦想是多种多样的、它因人而异。有的人的梦想要昭示天下,有的人的梦想却羞于示人;梦想是难易不一,有的梦想唾手可得,有的梦想则终身未果;梦想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人的年龄大小、教育程度、收入高低、人生经历、生命感悟……梦想如水性杨花、朝三暮四;梦想也是忠贞不二的,它引领人们一生追寻,至死不渝……梦想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梦想之路也必然是多姿多彩的,当然也是坎坷不平的,我的梦想之路也同样如此。
(1)
我的梦想一(1959年-1972年)——当农民
历史的错误可以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
——马英九
生于五十年代,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关于一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说法似乎都是生活在阳光和鲜花的伴随之下……1959年
小学入学开始,
在老师的不断教导下,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才是最幸福的!我们学好知识是为了解放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中受苦受难的人民……我们还知道劳动者最高贵,工人农民是最伟大的……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下,我的梦想当然是作一个最最高贵的人——农民。
公元1969年2月9号上午重庆九龙坡火车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队伍即将出发,送行的母亲早已是泪湿衣衫,16岁的我却是心中狂喜,因为当农民的梦想明天就会成为现实,哪怕这梦想是不请自来、唾手可得,那也是梦想的实现,不是吗。
公元1969年2月10号夜晚,我站在插队落户的茅草房外面仰望星空,虽然满天星斗璀璨夺目,我的心中却是一片茫然!巨大的城乡差别、残酷的现实生活,一夜之间把我的梦想撕得粉粹,多年的梦想转瞬即逝,我还有明天吗?我的明天又在哪里?
与一些描绘上山下乡轻松浪漫的影视剧大相径庭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痛苦而又漫长,一年辛苦下来,挣的工分还不能养活自己。曾经的梦想早已是灰飞烟灭,现在唯一的梦想是回到城市吃皇粮。天遂人愿,终于在1972年10月顶替母亲到教育部门工作。
三年多的农村生活,练就了一身糙肉粗皮,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不论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智,统统不在话下。这也是我上山下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收获吧!
上山下乡还做过至今一想起就觉得羞愧和后悔的缺德事。那是刚到落户生产队时,一天有一个老婆婆拿了一个白菜送给我,她走后,旁边的人告诉我她是地主,我马上追出去,当着她的面把送来的菜扔到水田里。当时她的眼神满是惊恐和不解,而我心里却是洋洋自得。其实我的外公外婆也是地主,外公教私塾,家有小小的几块田土租给人耕作,当然得到一顶地主帽子。母亲虽然解放前后都是教书谋生,也因为是地主子女在若干年的历次运动中受尽屈辱,作为地主孙子辈的我也从小受人白眼。但我还是能毫不犹豫把一个老人送来的菜扔到田里,就因为她是地主,就因为在多年的阶级斗争的教育中我丧失了人性。虽然历史早已翻过这一页,我还是要为此事道歉和忏悔!
虽然我过去有过人性的丧失,那只是人生漫长岁月的的一页。智者曰:“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不是左派,那他就没有良心,如果到老年时还是左派,那他就没有脑筋。”岁月和生活会改变一切,当然也改变了我。各位看官请注意!我要说的只是我的经历和感受,只是我一个人的!虽然没有喜大普奔,也不那么主流,但不是异端,更不是邪说,只是一个退休老人在梦想之路上一点小小的怀旧而已。如果可能,如果有精力,我还会写过去和将来许多年的许多事,它们都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与他人和社会无关。对于一些习惯非黑即白思维的人,我只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正是:纯属个人感受 请勿对号入座 唯有心灵真实 任君笑骂评说。
人老话多,说话啰嗦,抱歉!抱歉!再上酸菜!
作者:
stfz
时间:
2014-2-16 09:42
作者:
2airport
时间:
2014-2-16 12:48
作者:
blanc3377
时间:
2014-2-16 22:11
作者:
蓝色精灵
时间:
2014-2-16 22:50
作者:
蓝色精灵
时间:
2014-2-16 22:54
继续继续!
作者:
568119968
时间:
2014-9-20 10:59
93553
欢迎光临 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http://ded2079.smartservers.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